《厚积薄发,方得成功》
笔者:丁姣
2023年4月22日,23岁的我完成了人生的首场半马,从长沙贺龙体育场一路跑到了大王山,最后跑过了终点线,安全完赛,打破了曾经的“我以为这不可能”认知。报名半马,只是夜间的一时冲动,被微信随意推出来的一条帖子所吸引。而后,为了自身面子和身体健康,开始积极备赛。
我用了一月时间通过少吃多动将体重从160多斤成功瘦到140多斤,从一公里跑来呼吸急促,三公里直接原地求饶,到五公里的尝试坚持,再到七公里、十公里、十五公里的咬牙坚持、再到最终的21.0975公里的轻松拿捏。谁又懂这一个月我付出了多少?是每天上完班拖着疲惫的身子独自在田径场跑步的落寞,是感觉自己可能完不成这项比赛而不敢与任何同事分享的孤独,是每次跑步企图超越上一公里配速可能没有达成的失落,是各种不确定性。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半马,在这之前作为大体重的我从未跑过10km里程的步,甚至近一两年很少运动过。
在这些状况和担心下,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按时参赛,就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,左右跑不完那就爬到那里吧,实在不行就超时呗,总归我走走停停也得完成。这不是我和时间的比赛,这是我和自己的比赛。我想:我该给自己一点改变了,就从这场半马开始吧。带着这样的心态,4月22日,我守约去到了长沙,站到了半马的起点处。
战马2023湘江马拉松赛长沙站参赛物资
心态在一点点发生变化,在等待鸣枪开跑的时候,内心很是忐忑,好怕自己掉队,也很担心自己一个人坚持不了那么多公里。就这样,我决定找个伙伴和我一块跑,我环顾四周后火速将目标瞄准了一个小姐姐,感觉她应该和我差不多年纪,可能配速也差不多。一经聊天,果然如此。就这样,我与她约好一块跑,相互鼓励,争取都能够安全且按时地完赛。结果起点处有很多人,我们神奇地“走失了”,我又成了一个人。
一路下来,我慢慢的跑着,配速基本稳定在6分半,让自己有轻微喘息,又不是很累的状态。一边跑,我就一边宽慰自己:真好呀,你又超过了一个人。真好呀,今天的空气好清新,也被你感受到了。真好呀,再跑几公里就能有水和食物补给了,你又能大吃一顿了。在这些心理暗示下,我竟然跑的没有很累。转眼间,就跑到了5公里的补给点,这时候一些人已经停下补充能量或走路休息了。我和自己说:现在还不太累,先不休息吧,等下一个补给点再大快朵颐。
到了差不多10公里的地方,我的前方20m范围内空无一人,仿佛这场比赛唯一的活人主角就只有我自己了。是补给还是继续跑?挣扎再三,我选择了继续跑。既然是主角,那就让我看看自己身体里有多大能量吧!就这样,我开启了一人跑模式,大概跑了一公里左右,我重新找到了组织。我又开始物色想要超过的人,并暗暗在心里面复述这层想法,脚步也随之快一些跑动。每超越一个跑友,我就为自己欢呼一次,然后再确定下一个超越目标。又是凭借着类似的心理暗示,没啥跑步经验的我终于跑到了15公里的补给点处。又有两个选择:停下来补给或者不补给继续跑。此时已经跑到了我的最长跑步距离处,身体开始愈加疲惫,内心一千万个想法想要停下来补给,并打算走走停停到终点,脚步也愈发的沉重。然而,这时天公不作美,下起了滂沱大雨,我想把物资里的雨衣拿出来披在自己的身上,就在这时雨衣好像跟我作对,任凭我怎么套都套不进去。我只能选择弃衣继续跑,就这样我损失了一个点的补给,同样也保住了自己的原始体温。
丁姣(右一)在战马2023湘江马拉松赛长沙站的比赛照片
跑到了18公里处,我的内心倍感疲惫和委屈,雨打湿了全身,风吹过来好冷,当时只想着要放弃,开始走路吧。“我就是这个水平了,我撑不住了,重在体验吧”,内心冒出来大量诸如此类的想法,能量庞大到差点把我的意志给吞没。正当我打算停下来脚步时,旁边有跑友跟队友喊“只有最后3公里,坚持住”。嗯,听完他们的话,我忽然也有了力量。是的,我也要坚持,也就小小3公里而已。
在无数的内心戏祈祷中,我终于跑到了20km处,也是最后一个补给点。对于全程无补给的我来说,这真是希望的源泉之地。可只有一公里了,吃还是不吃?我再次选择了后者。于是乎,我忍痛跨过最后一个补给点,咬牙提速跑,比起水源,我更期待终点的欢呼!这场比赛,快点结束吧!
最后一路跑到了终点处,前方是希望,是终点,是结束点,我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跨过去。而后,对着天空,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真好,我成功了!30天的备跑只为完成最后的这场长达21.0975公里的半马,于我来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厚积薄发。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这是一次次的咬牙坚持,一路上没有伙伴,那就自己承受孤独努力跑完。等冲过终点,再来看这段历程,只觉得无比丰富,心境也发生了特别的转变。
比起首次报名半马的畏惧、茫然,而今成功完赛的我已经开始期待下次的半马了。尝试过后,感觉似乎半马也没那么难嘛。学习和工作也是这样,试着接纳不完美的自己,在每个日夜咬牙坚持,终有一日,鲜花和掌声会不期而遇!
丁姣在战马2023湘江马拉松赛长沙站获得的证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