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湘江半程马拉松赛
客服热线: -

湘江半程马拉松赛

故事 | 湘江畔的脚印:我与湘马的七年之约 [复制链接]

管理员 | 2025-03-21 00:00 52 0



湘江畔的脚印:我与湘马的七年之约

笔者:王满生


2016年深秋,我拖着两只塞满书籍的行李箱重返长沙。湘江的风裹挟着桂花香迎面扑来,这座浸润着我青春记忆的城市,成了漂泊的归处。彼时的我,刚结束四年异乡求学生涯,揣着亚健康体检单和比行李箱更沉的赘肉,蜗居在单位的办公楼里。每日晨昏,键盘敲击声与窗外的车水马龙交错,而湘江岸边的马拉松广告牌总在雾霭中若隐若现,像一面对我臃肿身躯的照妖镜。

真正的觉醒始于某个加班的深夜。当我气喘如牛追赶末班公交时,一道身影轻盈掠过——晨跑者的运动鞋与柏油路摩擦出沙沙声,刺破了我麻木的神经。翌日清晨,我翻出积灰的运动鞋,在尖山公园踉跄完成了人生首个“八百米”:中途系了三次鞋带,弯腰喘气时,胸腔里仿佛塞进一台漏风的鼓风机。

2018年春,湘江马拉松的报名链接弹出时,我正对衣柜里缩水两号的衬衫发怔。“健康跑10公里”的选项在屏幕上灼灼发亮,鼠标悬停的十分钟里,脂肪肝的体检数据、江边打太极的银发夫妇、微信运动榜首的同事小王……零碎画面如走马灯般闪现。点击确认的刹那,窗外忽降太阳雨,湘江水面碎金浮动,恍若某种隐喻。

比赛那天,柳絮混着汗水黏在A11654号参赛服上,结成细小的绒球。最后一公里处,荧光绿背心的志愿者举牌冲我笑,耳机里《追梦赤子心》的副歌骤然炸响。冲线时,掌心的计时芯片定格在1小时13分——比练习慢了十分钟,但背景板上“湘江”二字被四月阳光镀得滚烫,灼得人眼眶发酸。



自此,湘江马拉松成了丈量生命的标尺。

2019年暴雨倾盆,涨水的江岸溅起泥浆,加油声被雨水浇灌成朦胧的诗;

2020年口罩上印着“长沙加油”,沿途志愿者比划的爱心手势比春光更暖;

2021年与同事组“中麻所酷跑团”,折返点分食辣条替代能量胶,笑闹声惊飞江鸥;

2022年线上赛道空荡,我仍固执绕小区狂奔,耳机里传来往届赛道的虚拟欢呼......


如今储物柜里,各色完赛奖牌悄然氧化。起跑线上双腿发颤的胖子不会想到,某天能带着外地跑友穿过太平街的麻石板,指认飞檐斗拱“看,这条江岸线,我丈量了七年。”

湘江潮汐日复一日淘洗着跑道,我的脚步愈发从容。浸透汗水的T恤叠成记忆标本,补给站共饮半瓶水的陌生人成了周末约跑的挚友。

总有人问为何坚持。我常望向办公室窗外——暮色中的湘江如缀满星光的缎带,串起杜甫江阁的剪影、橘子洲头的烟火,以及无数在岸线上一寸寸跃动的光点。这座用七年读懂我漂泊的城市,正以马拉松的方式,将脚印刻进大地的年轮里。








图片

网友评论

正在加载评论数据...
      评论请先登录,或注册
      相关推荐